从感觉开始

项飙(牛津大学人类学院)

文章来源:《人类学研究》第15-16辑,2022年7月


可能讲的有点乱,因为思考还在形成当中,主要是针对(梁)永佳提出的想法,办《人类学研究》这个杂志,我们具体希望推出一些什么东西。我的一个简单建议——我个人作为一个读者,可能今后也会成为一个审稿人——希望看到我们这个杂志会能够刊登一些“从感觉出发”的文章。 

首先在解释“从感觉出发”之前,我应该要关注两个背景。第一个是中国的社会科学界可能现在面临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悖论:一方面,对中国话语的强调,作为一个主旋律,对中国话语、中国理论、中国道路的强调可能是空前的;另外一方面,从对中青年学者实际工作成果的要求,以及他们的工作方式来讲,他们要获得西方学界的认可,要融入与西方学界的对话的热情也是空前的。所以,这就使得一边是中国话语作为很大的旗帜的存在,另外一边是以西方学术为标准的指挥棒,这两个同时高举。这造成的一系列实际的后果,可以另行讨论,我们今天只讨论在这个时候怎么突破?第二个问题是作为一个很“边缘”的学科,对一般的社会科学和社会来讲,人类学究竟能够做什么贡献?这个也需要展示出来。

“从感觉出发”的意思就是说,作为中青年学者,没有达到像汪(晖)老师这样能够大规模地对信息和材料理论进行综合的层次,但还是要做自己具体项目的情况下,面对这样一个双重的一个困境,我们怎么开始启动?因此,我觉得“从感觉出发”算是一个探索。 

那么,什么是感觉?感觉大概有两重,我们可以从两重开始。第一重就是我们的研究。我们的文章应该要体现这个社会基本的感觉。今天中国社会是一种很焦虑的状态,那么这个研究、发表物应该体现出这种焦虑感。如果是个困惑的状态,你的文章应该有这种困惑感。或者说兴奋,那你的文章应该表达兴奋的感觉。当然这种感觉,它本身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,当你去把握这感觉,你不可能是用一种非常科学主义的方法,而是要通过你作为研究者本人这个感觉去把握大的感觉。所以第二重研究者的感觉是在概念化之前的,基于个人生命经验的,对事情的一个比较直观的、比较完整的、比较总体的,但同时也往往是比较模糊的一种判断,这个感觉也是非常重要的。 

我们经常讲“我写这篇文章有感觉”“我做这个课题有感觉”,当我们这样讲的时候,其实是达到了最高境界。我们有感觉了,文章就写得快,把这些写出来,不在乎在哪里发表。越没感觉的文章,写得比较苦,然后就希望一定要在什么SSCI上发表了,就要通过那里去找感觉来补偿。当我们说“有感觉”那样的话时,我觉得其实是在这两种感觉之间找到了一种共通,觉得自己的直观的判断符合被研究者对生活的感知。当这两个碰到一块的时候,研究者就会有感觉,这是我们想追求的一个境界。这当然也受到胡塞尔现象学的启发,就是从你自己的意识里面出发,然后开始做。因为这个是你自己最能把握的,不管我们的知识积累有多弱,我们的研究多不成熟,但这感觉是你自己知道的。 




全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nflPR0FLBUxB2rMzFPdaUw